【防疫措施】袁國勇等4名港大專家倡「混合免疫」 放棄圍封強檢及學校快測

社會

發布時間: 2022/07/16 10:24

最後更新: 2022/07/16 10:30

分享:

分享:

港大4名專家學者認為政府應放棄圍封強檢措施。(陳靜儀攝)

本港近日疫情似有反彈之勢,昨日(15日)是連續三天破三千宗個案。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等4名專家撰文,表示本港應逐漸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令社區有低度傳播,以便在冬季之前,達致更好的疫苗接種和自然感染產生的「混合免疫」效果,避免醫療系統崩潰,同時建議放棄大廈圍封強檢等措施,認為成本太貴。

4名港大學者在港大「AsiaGlobal Online」發表文章,包括兩名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臨牀教授孔繁毅,另外兩名學者包括微生物學系名譽臨牀副教授龍振邦和臨牀助理教授薛達等。

有關文章內容指出,根據新加坡的經驗,如果香港完全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入境旅客全部居家檢疫,香港單日確診個案可能達到3千至2.1萬宗,高峰時需要氧氣治療的入院人數會達到大約一千人,死亡個案將主要是未完全接種和本身有病患的患者。

他們認為夏天新冠病毒的活躍程度較低,感染引發的炎症亦較輕,因此在夏天逐步放寛措施是較好的做法。 團隊又指,在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期間,未完成接種疫苗的高危人士,外出時應該佩戴N95等高規格的口罩,避免參加除下口罩的活動,而同住家人,要每日做快速檢測,以便及早治療患者。

團隊又建議核酸檢測應集中在邊境、醫院和安老院舍等,現時推行圍封強制檢測成本昂貴,影響生活應要放棄,因為社區需要有低度傳播,令市民黏膜免疫力加強。

在學校防疫措施方面,他們認為應取消快速測試,參考現有的流感監察機制,制定機制監察學校、幼稚園等的新冠疫情。

團隊亦提及通關問題,認為在內地維持動態清零之下,香港應優先與海外通關,建議當局規定抵港人士在到埗時、抵港後首3日和第10日進行核酸檢測,期間亦要每日自行做快速檢測,逐漸將酒店檢測期,轉為居家檢疫;到完全轉到居家檢疫時,可規定入境人士在抵港首7日和第10日自行做快測,並要佩戴電子手環,期間不得到食肆和酒吧等高風險場所。

最新熱門影片:

【TOPick診症室】幼童蛀牙可影響恆齒生長  港大牙醫拆解如何減慢蛀牙方法

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 一文看清最新商場商戶優惠:https://bit.ly/3xdMkJc

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責任編輯:TOPick診症室